“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4月15日至17日举行,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出席论坛时回应了外界对数字货币的热点问题。
有观点称,央行货币是稳定的,其发行的是M0货币,商业银行账户里的M1货币是商业性货币,不具有100%的稳定性。
“这个说法实际上可能有一定的问题,是值得质疑的,而且也容易引起一些信任上的混乱。”周小川表示,尽管达不到100%,但商业银行的货币具有相当高的稳定度,而央行货币稳定与否还要看购买力。
他进一步称,以大型科技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为代表的第三方机构如果也想做数字货币或参与支付系统,就要讲究诚信,不能耍小聪明,要在不同程度上向高标准靠拢。
在回应“中国央行是否应加快并更多地发行数字货币?”的问题时,周小川表示:“货币印多少可以自己决定,但是否能出去流通取决于应用。”周小川还指出,如果其他支付工具用得好,M0就会下降,比如说现在第三方支付的钱包其实没有真正的货币现金,都是账户式资金,大家觉得不用拿那么多现金,也有替代的关系。
周小川提到,现在有很多国际上的讨论认为中国数字货币发展快,是将来“了不起的武器”,但货币发行是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中央银行要通过制度保障、承诺和后援支持来保障发出的货币有购买力,从这个角度看,想把数字货币应用在其他方面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回应“数字货币是否必须要立法先行、要有国际标准?”的提问时,周小川表示:“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是还在研发、创新过程中不可能把立法都搞那么清楚了。”周小川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人民银行负责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同时要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数字货币研发出来属于人民币,并没有说要先立法,不立法就不能有数字人民币。
他还表示,发行货币是主权事项,不涉及国际标准,虽然希望国际组织能起到一定作用,特别是在跨境支付标准中起到引导和建立秩序的作用,但没有法律上的要求规定必须先有国际标准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