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位专家呼吁,对于银行的“沉睡存款”,进行清理,唤醒存款,让存款重新回到储蓄人的管理之中。同时也出台更人性化的措施,简化去世人的家属取款手续,让存款快速给到继承人。否则这些钱一直在银行呆着,也是对于社会资源的浪费。
沉睡存款被忘记,应该来一次彻底清理,让钱回归存款人管理之中
在2022年10月,工行湛江某支行客户经理李雪发现,该支行有一客户2笔17年前存入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合计2万元,期间没有过任何操作,已成为了“沉睡”存款、“遗忘”的存单。李雪就设法找到客户电话号码并联系上该客户。客户经过提醒才想起17年前还存过这两笔钱,存折也已丢失,感谢之余,还来银行办理了取款手续。
(资料图片)
如果没有银行客户经理的“多事”,那么银行又多了一笔“沉睡存款”,但其实按照操作规程,客户经理确实不用提示找寻客户。那么在银行中这类存款不在少数,更多的是那些存款人已经去世,但是家属又不知道去世亲人还有存款,最终漏掉变成了“沉睡存款”。
在国内,没有确切的数据,到底沉睡存款有多少,但是一般来说,存款人一直没有来提款,放置10年以上未动的存款,就变成了沉睡存款。去年韩国做过粗略统计,韩国有至少36万“休眠账户”,余额高达115亿人民币,日本大约有近366亿人民币休眠存款。而我国民众数量多,又喜欢储蓄,估计金额更多。
在此情况下,近来不少专家在呼吁,金融机构应该出台一些主动性的管理措施,对“沉睡存款”进行一次彻底清理,让“沉睡账”回归老百姓,回归已故人的家属和继承人。其实做起来也很容易,银行有着庞大的系统,可以做自动的筛查,针对超过一定期限的,例如10年或者8年的存款,进行核查,会同公安部门进行核对,确认存款人的状态。
当然此事也可以由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进行协调,统一分类处理。如果发现存款人死亡、户籍注销,银行可以通过公安机关联系存款人的亲属,对这笔存款进行妥善处理。如果发现款项有异常,也可以由央行反洗钱中心后续处理,从中可能还能发现不少洗钱或者其他犯罪线索。
简化已故民众的银行存款查取手续,适当提高简化手续起点金额,让家属少费时费钱
对于银行来说,只要取款人持有合法的证件,银行也确实可以卸下为去世人取款的审查责任了。现在的银行规定也确实挺严,基本上每家银行都希望取款人,要么拿着公证书,要么拿着法院判决,才会配合取款。其实银行的担忧点,不就是担心有效继承人之间产生争议吗?
央行曾经也发布过《关于简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相关事宜的通知》,但是其中主要是针对1万元之内的取款。可以在办理取款时无需公证书就可以办理取款手续。当时央行还留下一个尾巴,那就是鼓励银行在1万元至5万元之间,可以自行确定免公证提取限额。但是后续银行为了不担风险,基本上只支持1万之内的快速取款。
如果取存款都去办公证,其实公证费用还是比较高的,但法院诉讼的费用倒是不高。所以基本上,如果不知道去世老人的密码,那么只有办公证书或者法院诉讼。假如为了降低费用都去诉讼,那么也是一种浪费社会资源的做法。但是民众有时候也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法啊。
现在通行的方法是:如果知道去世老人的存款密码,继承人一般都不会去主动告知银行,存款人已经去世,而是自行使用去世人证件和自己的证件,去银行取款或者转账,然后内部分配。当然对于银行来说,只要不告知存款人已经去世了,那么银行就没有特殊的监管要求,仅仅要求按照正常的取款流程办理了。
当然如果从法规方面,可以简化去世人的存款取款规定,那就更合法,也更方便,而且也是更省成本,也能减少争议了。例如将过去1万元以下的规定改了,按照现在的经济形势改为5万元或者更多,可能更为合适。
总体而言,为了民众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其实银行的服务可以做到更人性化,更为精细体贴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