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不再保持刚兑,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趋势。
(资料图)
权益类产品的产品会越来越多。相对应的固收类的产品会越来越少。这些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以前那种简单粗暴的钱生钱模式将要成为过去式,以后将是需要依靠自身认知,不断学习,及时规避风险,才能实现财富保值,稳健增值的时代。
降低预期收益,往往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以前在保本的情况下,或许是这样。当金融机构不再承诺保本付息,不再承诺刚兑的时候,投资人应该怎么办?只有三条路,
一、自己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那些晦涩难懂还不断更新的金融知识。
二、把钱放在手里,不进行投资,坐看通胀侵蚀自己的财富,
三、寻找更加靠谱专业的投资顾问或者投资机构,向专业的咨询投资建议,把钱交给专业的人进行打理。很明显第三条路将是未来大多数投资者的选择,也少很多金融投资机构,三方咨询平台未来要走的路。
金融行业在进行着一场浩浩荡荡的去散户运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业余投资者,财富在未来会出现大幅度地缩水。
看一组数据,
据统计,从10月末至11月15日,近8000只固收类理财产品有超过2600只净值下跌;截至11月16日,3万多只银行理财产品中有超过1万只最近一周出现负收益。
根据数据可以看得出,接近三分之一的银行理财产品是亏钱的。最近见一些客户,聊到这个话题,他们也是一阵骂骂咧咧,哀声载道。为什么呢,因为银行理财这一波,打破了很多投资者对银行理财收益的固有认知底线。
虽然在购买产品时,银行反复告知R2风险,有可能会 本金受损,投资是有风险,但在客户的认知世界,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就是为了避开高风险的投资,最差的结果应该是永远不亏本钱,收益小赚一点。这一次可好,整得投资者怀疑人生。
银行理财产品打破了客户的认知,总得给客户一个说法。银行倒是不扭捏,很坦然地告诉理财客户,因为债券市场出现了异常波动,市场利率提高了,债券市场下跌了,您所买的购买的理财产品,它的投资标的就是大多是国定收益资产的债券产品,由于债券价格大幅度下跌,所以您就赔钱了。并且最后还不忘叮嘱客户一下,这种事情是不常有,短期就能修复,建议坚持一下,或许赔的钱就回来了。当客户追问一定能回来么?理财经理却表示不确定,因为这是未来的事情。
那么问题就来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本身追求的就是预期的固定收益,想赚取理财产品的那点稳定收益,属于风险厌恶者,是稳健型的投资人群。因为信任银行,才委托银行管理资金,结果银行买的也是债,但是这个债亏钱了。
这里声明一下,银行有自己的投资策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投资者的考虑是这样的,既然银行都做不到本金的安全,也会亏钱,那还不如通过其他的渠道,直接购买债券呢,至少还能持有到期赚一个票面的收益。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完全好起来之前,投资者对权益类产品的好感不会太高,对债权类的产品,应该会有所偏爱。
有实力的投资者,在选择债权类产品的时候,可以考虑下市面上的城投类投资品种,目前对自然人投资者开放的有交易所流通的标准化债券,还有是通过信托、基金、资管金融渠道购买的城投非标产品。标准债券29年来,未发生实质性的违约,但是收益相对于非标要低一点。
由于发债主体的实控人都是地方政府,所以两者的安全度差异不大。
关注我,有任何信托相关的问题,可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