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日本央行调整货币政策,将长期利率的允许波动范围从此前的约0.25%提升至0.5%左右。当天,日元兑美元一度升至130.58/1,创下近5个月以来的最高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认为此举有助于缓解通胀恐慌,是“英明的决断”。
尽管央行总裁黑田在记者招待会上持续否定加息说,在市场人士看来,其实际结果与加息无异。《日经新闻》等媒体均指出,这标志着安倍经济学下“超宽松货币政策”自2013年起,时隔近10年首次迎来转折点。
从今年年初起,日元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准。起初,部分经济学家预测贬值将惠及本土制造业和大型出口企业,有利于日本经济整体。然而,现实并未给这一判断以充分的回应。
【资料图】
▲近几个月,日本媒体相继推出日元贬值大特辑。图为本报记者订购的《朝日新闻》专栏“1美元=150日元 超日元贬值时代”。
日元大跳水
能把制造业逼回日本吗?
经济学家对日元大幅贬值持乐观态度,在于相信货币贬值能把出海和外包的制造业逼回本土。如今,这一观点正面临许多挑战。
11月中旬,《福布斯》日本刊一篇评论站在活跃制造业角度,对日元贬值持乐观态度。评论认为,日元贬值影响将显现为“J曲线”:虽对当下日本经济呈现出负面效果,但终将带来丰硕的收益,包括扩大“日本制造”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占比,激励本土生产、雇佣与投资。
该评论强调,之所以日本采取“超宽松货币政策”10年也未见起色,是因为安倍经济政策下日元兑美元的115/1左右的价格还远不够低。因此,“阵痛从现在才开始”,只要日元兑美元维持在132/1以上的低价,“几年之内”,变化一定会发生。
然而现实中,日元贬值这一单一要素似乎无法牵制企业的整体规划布局。此前,日本电子零部件巨头公司村田制作所在江苏省斥资445亿日元建厂,创下同企业海外基建投资规模新高,引发日媒高度关注。同期《东洋经济》一篇评论提及,丰田负责人在被问及是否考虑将海外的生产线迁回国内时,表示“汽车行业一旦出海,整个供应链也会跟出去,大量从业人员的家庭也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生活体系”。因此,本次日元贬值看似规模大,阵线长,但不到一年的时间,与企业出海布局所耗成本相比不值一提,不足以挪动生产线。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2.25%至2.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图源:中新社
其他行业也发表了类似见解:“基本秉持‘产地直销’理念,离市场越近越好”、“好不容易完成供应链的本土化,不可能说回国就回国”。该评论还指出,近日,美国的种种操作也让日本企业琢磨不透。这不仅包括美国将加息到何时的问题,也包括拜登政府在此前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或将严重影响日企在美市场份额,引发了日本政府罕见的“抗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企业很难放弃中国等海外供应链,一心一意期待与美国合作。
丰田大跌,优衣库暴涨
二企业同“忧虑”
据“帝国数据银行”年末盘点,2022年度,日本仅食品就有2万822种涨价,平均涨幅14%,规模“史无前例”。至于水电煤汽油,主要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涨价幅度已达到自由市场的价格转嫁上限。近几个月,日本中小企业经营者和民众对通胀的不安,几乎每天都能在热搜榜占据一席之地。
民众钱包瘪了,就能换来大企业创收吗?也未必。丰田汽车11月公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显示,弱势日元带来的出口红利未能对冲生产成本的增加。丰田上半财年销售额增长14%,尤其是汇兑收益高达5650亿日元。然而,钢材价格、燃料、输送等生产成本同样大幅上涨,规模高达7650亿日元,超过汇兑差额。此外,企业净利润出现少见的下滑,同比去年减少23%。根据《时事新闻》,丰田副社长近健太在月初的记者发布会上表示,企业在今年受到的冲击,“规模超过2008年次贷危机之时”。
的确有企业因此受益,尤其是生产环节绕开了受日元贬值影响较大的因素的企业,譬如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集团,财年净利润增长了惊人的61%,创下历史新高。不过,根据迅销的公开数据,即便除去低汇率的利好推动,企业净利润增幅仍有16%,日元贬值仅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同时,优衣库的日本国内营业额还下降了3.3%。或许是出于这些原因,即便拿着漂亮的账面,总裁柳井正仍在多处公开表达了对当下日本经济状况的忧虑——它不仅对日本人本就不活跃的购买力造成了肉眼可见的伤害,长此以往恐破坏整个市场,“将日本社会整体带往不好的方向”。
▲优衣库在华门店900多家,超过日本市场的门店数。2022年,优衣库中国销售额增长1.2%。图为优衣库参加进博会。图源:中新社
12月19日,“东京商工研究所”发布数据称,最新接受调查的2278家大中小企业中,65.00%认为日元兑美元在110~125/1的区间最为合适;认为日元应该低过130/1的企业仅占总数的14.83%。由此看来,最近的日元好不容易从150涨到130前半的水准,在绝大多数企业心中,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