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将要横跨几十年的投资,做个「长期主义者」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回报。
——馨金融
洪偌馨/文
(资料图片)
自从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以来,话题热度持续升温。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关于个人养老金话题的讨论,对于眼下的投资和未来的回报、年轻时的现金流和老年后的生活质量、投资收益与跑赢通胀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也难怪,毕竟对于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生活环境和有着不同理念的人来说,投资本身就是「千人千面」的事情。
由于个人养老金享受税优政策是以年为单位,眼下,对于一些处于试点地区但还在犹豫不决的人来说,想通过参加个人养老金享受2022年税收优惠仅剩下不到半个月时间。「倒计时」渐行渐近,你行动了吗?
1
要不要开户和投资?
关于要不要开户,就我个人的收入状况和对养老的预期,答案是肯定的。
从短期来看,仅以目前的税优额度——每年12000元来看,一方面,即便是到固定年限前不可取出,它对我当下现金流的影响也不大;另一方面,税优政策在抵扣之后,每年还是能省下千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
关键是操作便捷,随着金融行业数字化和线上服务的演进,开户流程已经非常便利和人性化,选择自己常用的银行开户,进行简单的确认就可以完成,最近一段时间,还能薅到一些银行的开户福利。
而从长期来看,通过个人储蓄投资筹划养老资金也是大势所趋。
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基本养老制度只能解决「衣食住行」等基础需求,在没有企业年金作为补充的情况下,未来想要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养老生活,比如满足额外的购物、旅行需求等,是必须要靠个人的储蓄、投资作为补充的。
所以在这个制度落地之前,我也在进行一些养老投资,只不过「纪律性」没有这么强,收益也很难评估。
这在本质上还是与能力边界有关,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来说,投资经验和精力始终是有限的,甚至对自己的认知也并不如想象中全面,因此很难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科学配置。相反,投资周期越长,专业投资者的优势越能够显现。
我们可以参考美国市场,在没有养老目标基金之前,常常会出现养老投资「两极化」的现象。
有一部分风险偏好特别高的人,会把过多的资金投入权益资产中,而有一类风险偏好特别低的人则把自己过多的资产都投入到风险等级特别低的投资品种里面。
前一类风险偏好特别高的人,如果不幸在自己退休前后遇到了风险事件,可能一辈子的储蓄和心血都毁于一旦;而风险偏好过低的人,可能从年轻的时候一直储蓄到退休之前,发现自己所有的资产增值的幅度都不是特别大,失去了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还是一个更加靠谱的选择。
2
如何选择适合的产品?
相比于开户时的「丝滑」体验,选择产品往往是一个更为纠结的环节。
根据监管披露,目前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的产品有四种: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其中,养老储蓄和商业养老金试点起步时间较短,能选的产品还太少。
而从银行理财和公募FOF基金来看,个人更目前加倾向FOF产品——产品选择更多、类型更全、适配度更高、解决方案也更完善。
11月18日,证监会发布了《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下简称《名录》),其中公布了129只个人养老金基金。相比于平时面对上万只公募基金时的「大海捞针」,筛选养老FOF的难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首先,从公司和基金经理的选择来看,由于赛道非常聚焦,基金公司对养老赛道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是排在首位的,与此同时,长期业绩、管理规模、成立时间、基金经理的过往经历和都是可以参考的因素。
例如华夏基金,在前述129只入选《名录》的基金中,华夏基金贡献的产品数量达到9只,在全市场公募基金公司中居首。更进一步来看,在过去四年里,华夏基金累计推出了12只养老目标基金,同样稳坐业内头把交椅。
当然,基金的数量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基金公司在「冰山之下」的投入——投资理念、团队构建、投研能力等等,基于FOF产品的特殊属性,华夏基金本身也从顶层设计开始,将公司的投研能力全面赋能投资决策。
而在基金经理方面,华夏基金选择了资深基金经理许利明作为多只养老目标基金的掌舵人,从他的过往经历来看,作为行业内首批养老FOF基金经理,他既有管理企业年金的经验,又有着丰富的股票基金投资经验,这在市场上非常罕见,也非常适合养老赛道。
综合业绩标来看,截止到目前,华夏养老目标基金的整体表现都不错,尤其是徐利明掌舵的几只基金,其中,截止到今年9月,「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5」其A类份额近三年收益率为46.5%,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7.61%。
在框定好范围之后,就是产品类型的选择。具体来看,主要可以分为「目标日期型」产品(TDF)以及「目标风险型」产品(TRF)。
在这两类产品中,「目标日期型」产品对于普通投资者更加友好,因为它提供的不止是一个基金组合,更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这个类型的产品会根据客户在不同生命阶段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动态调整资产配置,在投资初期保持较高的权益资产占比,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步下调。
仍然以华夏基金为例,截止到目前,其目标日期基金方面覆盖了从2030到2055年退休人员的需求,换言之,从70后到95后甚至00后,都可以着手进行配置,买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换言之,即便是「小白」投资者,只要对照退休日期选择好产品,即便不再进行其他操作,也会有人为他进行几十年的专业配置和管理。并且,可以尽可能规避前面提到的风险过高或收益过低的投资「两极化」现象。
3
转换投资理念的契机
从与身边朋友交流的信息来看,有的人因为一年12000的额度偏低而兴致缺缺。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相比满足养老理财需求,开始尝试一种不同的,更长周期的投资方式也不错。
尽管个人养老金账户内并不限制交易,投资者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买入和卖出,更换投资的产品,但毕竟账户资金在退休前无法取出,投资者的心态还是会有很大不同。
「被动」地成为「长期主义者」,大家可以开始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和理解投资这件事。
事实上,作为一项将要横跨几十年的投资,养老金融本就是更契合财富管理本质的产品,也有更高概率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回报。以一个投资公式为例,投资者回报=市场Beta回报+投资研究团队Alpha+投资者行为回报。
过去10年,公募基金用投资业绩证明,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方式能够较好的投资回报。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过去十年,标准股票型基金业绩指数年化收益率为13.81%,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为14.14%。
但公募基金持有人实际能够拿到的收益却并不理想。一位从业向我提到,据他们估算,同一时间持有人获得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可能只有2%~3%。个人投资者不当的投资行为,比如追涨杀跌、盲目择时等反而成为了收益率最大的「敌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遵循养老储蓄投资的长周期性,在选择好产品之后按月定投并且长期持有是一个分散风险、穿越周期、获得超额收益的好习惯。